1.普洱茶(熟茶)散茶感官分級標準樣品小樣拼配及評定會在下關沱茶集團公司舉行
2. 咖啡小白如何建立和訓練自己的感官系統?
3.盒馬新品面包大測評
4.2025年10月22-24日,酒類風味創新及感官分析研討會邀您參會!
5.11月6-7日,感官分析常用方法實操培訓班邀您相約泉城濟南!
6.白酒的風味與健康雙導向,如今正實現雙向奔赴
感官動態
1.1.1 普洱茶(熟茶)散茶感官分級標準樣品小樣拼配及評定會在下關沱茶集團公司舉行
2025年8月20日,國家標準樣品——普洱茶(熟茶)散茶感官分級標準樣品小樣拼配及評定會在下關沱茶集團公司舉行,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牽頭,聯合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云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及下關沱茶、中茶、勐海茶業、同慶號、七彩云南、瀾滄古茶等企業共同完成。會議按《地理標志產品 普洱茶》等規范,經多輪密碼審評和小樣試拼配,初步確定特級、一級、三級、五級、七級實物標準樣品的小樣、樣源及拼配比例,為后續大樣制作奠定基礎。各方達成共識:以科學嚴謹、公平公正的態度制定權威實物依據,推動普洱茶產業標準化、規范化、高質量發展,樹立世界普洱茶感官品質標桿。
新聞來源:下關沱茶訂閱號
1.1.2 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關于征求《白酒質量要求 第12部分:董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感官要求
《白酒質量要求 第12部分:董香型白酒》已被列入國標委2024年第五批計劃(20242394-T-607),由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現已形成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反饋截止2025年10月13日。其中感官要求以GB/T 33405-2016為基礎,借鑒威士忌、白蘭地等國際烈酒表述,建立董香型白酒術語庫:按38–54 %vol酒精度分段匯總300余條專家評價,提煉“本草香、窖香、酯香、陳香、曲香、醇香、木香、果香、蜜香”等通俗香氣描述詞,并用程度副詞區分等級,既保證專業評鑒又便于監管機構和消費者直觀感知董香型白酒獨特風味。
新聞來源:食品標法圈
1.2 感官科普
1.2.1 校園食堂現 "綠豬肉",背后原因引重視,買肉攻略趕緊收藏
云南丘北縣市場監管局在曰者鎮中心小學食堂查出37公斤表面發綠、有臭味的鮮豬肉,以“經營感官性狀異常食品”罰款1萬元,引發家長焦慮和全網熱議。豬肉變綠主因是細菌腐敗產生硫化氫與肌紅蛋白結合生成綠色硫代肌紅蛋白,或儲存不當、接觸含銅化學物質,均伴隨大量細菌、毒素及肝腎損傷風險。選購時認準GB 2707-2016等國家標準:肉色鮮紅有光澤、脂肪乳白、無異味、按壓迅速回彈、不粘手;優先選正規超市或證件齊全的農貿市場攤位,發現變色、怪味、黏膩立即放棄,才能避開“綠豬肉”雷區。
新聞來源:闊成檢測
1.2.2 咖啡小白如何建立和訓練自己的感官系統?
咖啡品鑒并非天生,而是需要調動味覺、嗅覺、觸覺乃至視覺、聽覺的綜合感官訓練:先明白“味道”主要來自鼻腔捕捉的揮發性香氣,與酸甜苦咸鮮結合才形成“草莓味”等具體聯想;因此日常要多吃、多聞、多感受,把香氣與味道記憶存入大腦,才能在被提示或自我對比時迅速識別咖啡中的花香、果韻。入口時讓咖啡在舌尖停留,分辨酸甜苦咸的層次與先后,再留意吞咽后鼻腔余香;同時用觸覺評估咖啡的厚薄、溫度,以獲得更立體的“果汁”或“果茶”等聯想。堅持日常積累或使用聞香瓶輔助訓練,即可逐步建立自己的感官系統,讓精品咖啡的風土之韻變得清晰可感。
新聞來源:前街咖啡
1.3 感官前沿
1.3.1 4年到18年,醬香白酒的陳化老熟因子分析:感官組學 + 先進質譜組學技術告訴你答案
白酒作為中國傳統發酵飲品,擁有千年歷史,是世界六大蒸餾酒之一,其獨特風味源于原料發酵、蒸餾和陳釀等工藝。其中,陳釀是形成白酒醇厚風味的關鍵步驟,白酒會逐漸產生標志性的 “陳香”,口感更柔和協調,利用GC×GC-TOFMS對貴州茅臺鎮同一酒廠4–18年連續54個醬香型白酒樣本進行系統追蹤,鑒定出897種揮發性化合物,發現10年為感官拐點,陳香、甜度、柔和度隨年份遞增而酸澀感遞減;篩選出25種“年份標志物”(其中8種OAV>1的關鍵香氣活性物,如2,3,5-三甲基吡嗪、β-大馬酮等),揭示酯水解-酸生成與高沸點吡嗪、呋喃類累積共同塑造“醇厚陳香”機制,為年份鑒定、品質控制及風味優化提供科學框架。
新聞來源:LECO力可
1.3.2 IF=9.8!江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基于虛擬篩選、感官評價和分子模擬的平菇新型鮮味肽的鑒定及其增鮮作用
江漢大學曾長立/許丹云團隊于《Food Chemistry》報道:以Nano-LC-Q-TOF-MS/MS解析平菇<3 kDa肽庫,經水溶性、毒性、機器學習鮮味模型等虛擬篩選鎖定6條新型鮮味肽,閾值0.05–0.17 mmol/L;其中DRAFR、LDFR、VLRDF(1 mg/mL)可顯著增強3 mg/mL MSG的鮮味強度與持續時間,LDFR與VLRDF呈協同效應,DRAFR呈相加效應。分子對接與動力學模擬揭示三條肽通過氫鍵與T1R1/T1R3受體的Asp218、Asp108、Cys50等關鍵位點形成穩定復合物,為食用菌源鮮味增強調味料的開發提供了理論與應用依據。
新聞來源:食品生物技術與大健康
1.4 產品測評
1.4.1 盒馬新品面包大測評
盒馬十周年上新六款咸口面包:芝士脆腸玉米恰巴塔(23.9/320 g):柔韌咸香;芥末籽魔芋爆汁腸仔包(26.9/315 g):肉腸多汁、魔芋脆彈;筍丁雞肉飯團可頌(24.9/180 g):層層酥皮裹咸香炒餡;巖燒芝士雞肉開口酥(29.9/310 g):小碗造型、酥皮爆渣、微辣咸香;低糖風干火腿谷物三明治(11.9/110 g):迷你卻料足,配火腿水煮蛋馬斯卡彭;低糖貴州酸湯牛肉恰巴塔三明治(16.9/190 g):酸辣牛肉芝士大滿足。
新聞來源:晨子的小日子
1.4.2 三地炒雞風味大賞:棗莊辣子雞、青陽炒雞與臨沂炒雞的美食對決
山東炒雞江湖鼎立三派:棗莊辣子雞以散養小公雞配皺皮辣椒、米醋,猛火爆炒兩次點醋,成菜紅亮干香,辣而不燥、越啃越上癮;青陽炒雞選2.5kg現殺土麻雞,干紅小米椒與野花椒“重麻重辣”,先炒后燉不加蓋收汁,酥軟脫骨、紅油亮澤;臨沂炒雞用1–3年草雞,甜面醬與青椒“炒-燉-收”三段式,醬香濃郁、湯汁濃稠掛唇,咸鮮回甜。三雞同源于“無雞不成席”的齊魯風土,卻在食材、火候與味型上分野鮮明,共同詮釋山東人豪爽而細膩的飲食智慧。
新聞來源:霽云隨筆
會議培訓
2.1 感官會議
2.1.1 2025年10月22-24日,酒類風味創新及感官分析研討會邀您參會!
2025年10月22—24日,食品伙伴網聯合感知網、山東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風味科學專業委員會將在山東濟南舉辦“2025(第一屆)酒類風味創新及感官分析研討會”,同期與“2025FOODMATE酒類安全檢測大會”共享資源。會議以“風味驅動未來,感官連接消費”為主題,設置多場專題論壇,聚焦酒類風味物質解析、傳統及露酒創新、健康成分與風味平衡、感官科學與消費心理等前沿議題;邀請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江南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齊魯工業大學等權威專家及企業代表深度分享;面向酒類生產企業、高校院所、上下游供應商及感官/市場調研機構開放,旨在通過技術交流推動中國酒類產業高質量與標準化發展。
新聞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
2.1.2 2025分析測試創新大會 | 食品風味分析專場
2025年9月26日下午,作為“2025第四屆分析測試創新大會”的重要分論壇,“食品風味分析專場”將在廣州瑞士酒店舉行,由《分析測試學報》、廣東譜味科技有限公司、儀器學習網共同組織,廣東省科學院向章敏研究員與華南農業大學徐振林教授聯合召集。論壇聚焦分子感官科學在食品風味解析中的前沿技術與應用,并將現場發布智能感知氣味分析系統新品。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白衛東教授、北京工商大學宋煥祿教授、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馮濤教授及珠江啤酒總工程師涂京霞等權威專家將圍繞風味化學、香精香料、釀造創新及感官評價作深度分享,誠邀食品風味及相關領域的專家、企業代表與學生參會。
新聞來源:分析測試學報
2.1.3 關于舉辦 2025 年濟南市月餅感官質量鑒評活動的通知
2025年9月2日,濟南市食品工業協會、消費者協會將在長清區金德利食品產業園舉辦月餅感官質量鑒評活動,在發改委、工信局指導下遏制“天價”月餅和過度包裝。凡濟南注冊、有商標和SC資質且近三年無重大事故的企業,8月28日前自愿申報兩款產品,包裝應符合(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及第1號修改要求,還應符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2022年第5號)等相關標準法規要求。
新聞來源:濟南市食品工業協會
2.2 感官課程
2.2.1 11月6-7日,感官分析常用方法實操培訓班邀您相約泉城濟南!
食品伙伴網聯合行業專家將于2025年11月6-7日在濟南感官分析研究中心舉辦“食品感官分析技能提升班”。課程面向零基礎或薄弱的評測、品控及新品開發人員,采用“理論+場景實操”模式:第一天從感官分析概念、影響因素到“人-機-料-法-環”全流程解析,并進行評價員篩選、差別檢驗(成對比較、三點檢驗等)與質量控制實操;第二天聚焦標度、排序、描述性及快速感官方法,輔以產品開發實戰與專家答疑。兩天密集訓練,幫助學員系統掌握實用技術,推動感官分析在企業的普及與創新應用。
新聞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
2.2.2 8月23~24日 | 食品感官評價品評技術培訓
2025年,協會面向食品及農產品企業、檢驗機構的檢驗人員和技術骨干,將舉辦12期線上食品感官評價培訓,內容涵蓋感官科學、品評體系、實驗室建設、評價方法及色澤、氣味、滋味等項目應用;每期均于當月第三或第四個周末開課,如需線下可在報名表注明,協會將根據需求統一安排,并于開課前一周通知。
新聞來源:廣東省質量檢驗協會
趨勢分析
3.1 夏季9大新品爆品趨勢發布!背后藏著這些爆款邏輯
今年夏季,食飲行業呈現九大新風向:鹽味飲品重新流行,以“咸甜交織”滿足解暑與減糖需求;苦瓜、蘆薈等功能性“超級食材”快速升溫;酸奶突出清爽質地,并通過放大果粒提升口感層次;奶皮酸奶持續迭代,口感更醇厚;低GI概念由渠道集中推廣,“控糖”“控碳”成為健康標配;益生菌與益生元被大規模加入乳品與飲料,腸道健康訴求顯性化;HPP冷壓工藝擴展至濃縮小瓶裝、茶、咖啡等多品類,強化新鮮與功能賣點;瓶裝水推行無標簽設計,兼顧環保與極簡視覺;包裝引入溫變、紫外顯色、劇情互動等技術,增強消費趣味與品牌溝通。
新聞來源: Foodaily研究院
3.2 白酒的風味與健康雙導向,如今正實現雙向奔赴
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增長壓力倒逼企業轉向“風味+健康”雙輪驅動。風味創新不再局限于傳統香型,而是降度利口、果露酒、雞尾酒等多元融合,瞄準年輕人口感與場景;健康路徑則從“適量無害”升級為科技減害,通過現代工藝解析并保留抗氧化、護肝等功能因子,推出草本白酒、茶本酒等新品類。代際消費更替下,低度、多元、健康、即時零售成為關鍵詞,行業正從“釀造技藝競爭”邁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面升級”。
新聞來源:XN知酒

